会员单位登录
新闻资讯
2013年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 温州改革再获肯定 孔海龙作经验介绍

2013年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 温州改革再获肯定

副市长孔海龙作经验介绍

    12月15日,全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暨民办教育协会2013年年会在无锡召开。会议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狠抓质量”的主题,交流民办教育改革创新经验,共同谋划民办教育发展大计。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发表书面讲话。

会议现场

副市长孔海龙作经验介绍

    会议宣读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公益性民办学校”倡议书。来自全国民办教育管理部门、民办教育协会和民办学校的近40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办,江苏省民办教育协会、无锡太湖学院承办。

    会上,副市长孔海龙介绍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经验。孔海龙说,温州改革试点工作在教育部、浙江省政府、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悉心指导、大力支持下不断推进,2012年开始政策试水,2013年全面深入推进。一是完善分类管理政策体系。在保持分类办法不变、改革理念不变和政策内涵不变的前提下,改进贷款优惠、社会保障等文件,新出台“民非法人转企业法人”等配套文件,形成升级版的“1+14”政策,使内容上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实践上更加细致、灵活、可操作。二是新扩三百所改革试点学校。在去年完成100所学校政策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队伍,推进300所试点学校。两批400所试点学校占温州民办学校总数的25%,占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7%。三是优惠扶持政策全面落地。试点改革实施两年来,市、县两级财政用于民办教育专项奖补和购买服务两项的资金达3.6亿;全市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人事代理达4963人,参照公办学校教师标准参加事业社会保险2617人;全市2万多名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了各类培训;所有县(市、区)都制定了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指导线。此外,收费、税收、土地、法人财产权等政策在试点学校中得到逐一落实。四是破解民非改企业政策困境。出台了民办非企业法人学校改制为企业法人学校的办法,明确了学校改制的条件、资产处置、改登记程序、税收和土地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较高的科学性、操作性,填补了国内的政策空白。五是突破融资贷款政策瓶颈。温州龙湾越秀学校率全国之先,通过学费收费权质押的方式向银行成功贷款600万,开了基础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直接向金融机构融资的先河。目前,温州市民办学校融资担保公司正在筹建。六是走出办学体制改革新路子。改革试点以来,我市不断创新办学体制,现已形成委托办学;管办评分离办学;国资控股,民资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公民办合作办学;捐资办学等五种不同的办学模式。

    孔海龙介绍,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政策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温州试点工作渐入佳境,部门和县(市、区)政府领导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举办者办学信心得到进一步提振,民间资金举办教育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试点开展以来共吸引民间资金45亿元进入教育领域,温州民办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孔海龙还展望了温州民办教育的明天,阐述了改革试点的思路,一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再促改革试点观念创新;二是深入研究政策内涵,推动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三是加强管理和指导服务,提升民办教育整体质量;四是贯彻实施发展规划,保障民办教育发展空间。

    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强力推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得到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和与会代表的认可,纷纷表示温州改革政策拥有顶层设计,激发底层创新,狠抓落实,成效显著,为全国民办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样本。

    据悉,此次是温州连续第三次受邀参加大会并作经验介绍,这得益于温州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1+14”文件),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登记,配置有区别的政策体系,有十个方面的政策设计在全国具有突破和创新意义。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认为温州的改革试点“全面回答了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民办教育改革的十大问题”。今年10月10日,教育部又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介我市民办教育改革经验,鲁昕副部长在推介信中用“改革的力度最大,推进的速度最快,试点的成效最显著,改革试点的经验值得借鉴”评价我市的改革试点。

    两年来,省内外政府、教育部门来温学习考察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近100批次,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30多家媒体对温州改革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积极报道。今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用15分钟时间,专题报道了我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成果,高度评价民办教育改革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实践表明,民办教育改革“温州样本”业已形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民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