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登录
新闻资讯
关注学情,动态生成——温州市民办学校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在乐清市外国语学校举行

20101030,在乐清市外国语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温州市民办学校初中数学教研活动。温州各地民办学校的初中数学老师来到了外国语学校初中部,齐聚一堂,就数学教学展开了研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关注生成,动态生成”,围绕同一个课题采用了“说课、上课、评课”团体上课的模式来进行。活动开始前,初中部钱成益校长对从温州市各地过来的老师进行了热烈欢迎,并对活动的流程做了介绍。

上午940分,彭盛微老师为课题“一元次方程的应用(1)”进行了说课。彭老师亲切地介绍自己为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彭彭,马上让现场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接着,彭老师以轻松幽默的语调围绕“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讲述了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这一节课。其中重点讲述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1、课前检测,反馈信息;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探究问题,归纳新知;4、变式练习,应用新知;5、变式拓展,力求生成;6归纳小结,形成整体;7、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1015分开始,吕媛老师按照之前彭老师上课的模式进行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讲课。在吕老师的带动下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一点也没有因为现场坐的那么多老师而怯场。课堂上,吕老师充分把课堂留给学生,结合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最后留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思维拓展,进行了很好的动态生成。学生做题过程中,吕老师不断在中间走动,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课堂的最后,她用投影展示了一些学生的做题过程,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

1105-1125,李富山老师针对于吕媛老师的上课进行了评课,他认为吕老师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评价得当,收放自如。最后乐清市教研员吴立建老师对早上的团体上课进行了最后的总结,更加在细节方面点出了吕媛老师上课的亮点之处。

下午2时,台州市特级教师吴增生老师围绕“如何开展课例研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他以七年级上册“代数式”这一章内容为例,通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师的设计任务和基本内容、内容和内容解析案例、分课时教学重点、目标和目标解析、研究本内容相关的课程目标、确定单元目标、程序性操作的水平划分等方面讲述了给你一个课例到底应该怎样展开研究,给了现场的老师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讲座的结束,也是这场研讨会的终曲。一天的研讨会在这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老师们对于教学的研讨精神会是永远的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