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登录
新闻资讯
贵州黔西县:政府“撑腰”民办校办得红红火火
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神州行 贵州篇3

政府“撑腰” 民办校“火”了——贵州省黔西县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纪实 

  一个人口不到百万的县竟有4所民办中学,而且每一所都办得红红火火。黔西县可以称得上是贵州省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范本。

  从贵阳市驱车117公里,一路上穿涵洞、越高架,我们来到有着“杜鹃花都”美誉的黔西县城。“近年来我县城市化发展迅速,县城人口规模从几万人扩大到20多万。为弥补公办教育资源的不足,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引入民间资金,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黔西县教育局局长符培的一番话,引出了一段民办教育从起步到繁荣的故事。

  与公办校“同一起跑线”,民办校招生火了

  2000年刚创办时仅有237人,而如今已扩容到2500人的水西中学,是黔西县的第一所民办中学,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所。

  “2008年我校成为全市第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得到政府80万元的奖励。2010年又被评为全省首批新课改实验样本校。”一所民办学校能获得如此殊荣实属不易,该校董事长曾红菊由衷地说,这都要归功于县里的好政策,让民办学校能享受与公办学校同样的发展机遇。

  谈到最让学校受益的扶持政策,曾红菊伸出三个手指:第一,民办学校可以聘请公办学校教师,编制保留在教育局,评优评先和公办教师同等待遇;第二,外聘教师在校工作满6年后,通过考核可纳入公办编制,工作满20年后退休,可享受公办教师同级待遇;第三,学校招生县里有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补贴300元,高中阶段补贴100元。

  “前两条政策彻底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让大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后一条政策则为学校注入了发展资金和动力。”曾红菊说。

  黔西的民办学校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学子。高二(1)班的彭育武来自与黔西相邻的织金县,每次回家要坐三四个小时的长途车,可他丝毫不以为苦。小彭说:“上初中时,我就听说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高,管理也严格,来了以后发现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样。我的选择没错!”

  2011年,黔西县再次出台了民办教育教师支持和经费扶持政策,不仅对于前来投资兴办学校的给予经费资助、规费返还、土地出租优惠、转让闲置国有土地等措施扶持,而且强调民办学校招生与公办学校拥有同等权利,民办学校教师的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均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我县在发展民办教育工作中,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符培说,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注重加强对民办学校的严格管理和要求,推动民办教育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