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登录
通知公告
北京5所示范高中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学生须具备某方面特殊才能 大学教师或科研人员任导师

  本报讯(记者 高伟山)记者近日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今年北京5所示范高中学校获批开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并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学生选拔等方面制定了详细方案。

  为鼓励普通高中自主发展、办出特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北京市教委近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部分学校开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的申请进行了论证,并批准了5所学校于今年秋季起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探索实验。5所高中的改革实验班分别是北京市第17中学“传媒特色实验班”、北京市第四中学“杰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道元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科学实验班”和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中文科实验班”。

  在学生选拔上,由学校组织高校专家、教科研人员、学校教师共同面试,学生须具备专业特长或某一方面特殊才能,最终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以面试和中考成绩综合评定录取。为搭建一个适合创新发展的平台,5所学校着力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更多学有特长的拔尖人才健康成长。在教学方式上,5所学校实验班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积极创新实践、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设置上,各实验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基础上,为实验班学生设计专门的特色课程,并安排优秀教师组成专家指导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安排大学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导师。

  北京市教委要求,做好实验班招生录取方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各区县教委要对实验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各学校要细化实验方案,科学确定教学环节、进度和实验内容,在实验期间应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并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