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今年起,我国将用3年时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田祖荫介绍,此次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我国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能力和综合防灾能力。一方面要对全国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使校舍达到抗震重点设防类标准;另一方面针对我国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状况,提高校舍综合防灾能力。
“此次排查工作将把全国所有中小学校纳入进来,包括全国城市和农村、公办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学校。”他说。
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学校四类学校共计38.8万所。
据了解,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国中小学进行了“结构统计”,即按照房屋的建筑构造对房屋是否需要重建或加固进行评估。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校舍的总面积近年来不断增加,安全系数较高的校舍(包括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在增加,同时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安全系数较低)的校舍在减少。
田祖荫表示,今年10月底前,教育部将会公布统计的准确数字,其中包括哪些校舍需要重建、加固或保留等。
根据日前公布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各地人民政府将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不含在建项目)进行逐栋排查,按照抗震设防和有关防灾要求,形成对每一座建筑的鉴定报告,建立校舍安全档案。
相关链接:教育部:校舍安全"把三关" 坚决杜绝"豆腐渣"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吴晶 丁可宁)教育部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21日在中国政府网进行在线访谈时表示,实施为期3年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要把住工程质量的三道关,坚决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
葛华指出,校舍安全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过程中,第一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抗震设防标准和中小学建设标准,精心设计,认真施工,严格验收。第二是要不折不扣地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准入门槛,不够资质的单位不得参与施工,从而确保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达到或者高于国家的标准,保证工程实施的专业水准。第三是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立即进行整改,坚决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或者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教育部督导办副主任周坚强调,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同时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因学校危房倒塌和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国家、省级和县级有关部门将分别开展重点督察、定期巡查和经常自查,建立长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同时将技术标准、实施方案、工程进展和实施结果等工程进度的各个环节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巡视员杜柯伟说,工程实施也要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工程资金要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能顶替原有的投入,更不得用于偿还过去拖欠的工程款或其他债务。严禁截留、套取工程专款,要按照工程进度拨款,不能拖欠。
他强调,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必须做好科学的工程规划,确保资金高效使用;省对市县要实行项目管理,对每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到底,设置相应检查程序。有关部门还将设立专门的检查队伍,检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是否从中套取资金,一旦查处严惩不贷,对重大案件予以曝光。
根据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设计安排,从今年起,我国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