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单位登录
新闻资讯
出台教育发展393计划…… 2008苍南教育十大新闻事件

    辞别不平凡的2008,迎来新希望的2009。在过去不平凡的一年中,苍南教育坚持统筹协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并取得显著成绩。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县,已成为苍南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首要抓手。

    现公布投票产生的2008苍南教育“十大新闻”事件,从这些事件中能看出这一年苍南教育的发展轨迹。

 

    1.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举行,教育发展393计划出台

    2008年9月,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实施393计划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决定》。

    “苍南后发崛起,教育优先跨越”,这是县委、县政府的庄严承诺。从2008开始,苍南全面实施教育393计划,通过力抓教育普及,建立起十五年优质教育;通过重抓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支持欠发达山区发展教育;通过狠抓教育全覆盖,完善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强镇的创建和农村教育标准化设施改善,全力抓好教育的提升工程,着力把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2009年至2011年,县财政将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从3000万提高到5000万,用于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

 

    2.成功承办新教育实验第八届全国年会

    以“相约滨海苍南追寻理想课堂”为主题的新教育实验第八届全国年会,由新教育研究院、苍南县教育局主办,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和灵溪一中承办。来自20多个省市实验区的700多位教师参与研讨会。这次苍南建县以来首次召开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教育研讨会。

    5年来,苍南县将书香校园建设、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数码社区建设、构建理想课堂、卓越口才训练等六大项目一一细化,将新教育实验本土化、课程化、序列化、品牌化、公益化。其中打造教育品牌是苍南县推进新教育实验的重要措施,他们打造了“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进校园”、“苍南教育大讲坛”、“教育智客(博客)评比”、“教师藏书家评比”等教育文化品牌。

 

   3.组织全县师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千多万元

   苍南县是屡遭台风袭击的一个县。面对来自汶川灾区的新闻报道,苍南中小学师生感同身受。

    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后,苍南县教育局机关和各学区广大干部及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立即行动起来,大力号召和组织师生为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受灾群众及受灾学校力所能及的援助。苍南中小学共募集救灾款1100多万元,专项捐助四川地震受灾师生和校园重建。在这场积极、自动的捐资行动背后,是每一位师生感恩的心。

 

    4.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教师考勤考绩奖和年终考核奖得到落实

    近年来,苍南出台一系列补助、津贴等政策,使每位农村教师每年可增加近万元收入,以鼓励和引导优秀教师到欠发达乡镇学校任教。

    2008年1月开始,教师考勤考绩奖从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并从2008年底开始每位教师可领取年终目标考核奖1500元,对在农村任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根据专业技术职务和任教年限,按不同等级,分别给予每月增加60元至400元的任教津贴。从2008年10月1日起实行欠发达乡镇教师岗位津贴及班主任岗位津贴。25个欠发达乡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编在岗教师领取每人每月100元、200元、300元教师岗位津贴和每人每月100元的班主任岗位津贴。

 

    5.开展首届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评选

    优质教育呼唤名师名校长。名师名校长的成长与发展同样需要相应的平台和空间。近年来,苍南全面加强教师整体素质建设,倾力打造梯队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名师效应”,铸造“名师品牌”,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2008年,县教育局组织评选出县首届名教师25名、名校长10名、名班主任10名。努力通过“三名”评选,建立教育人才的高地,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经验分享、思想交锋、智慧启迪。组织县“三名”赴东北师大考察,努力构建名师名校长培训体系,为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条件。

 

   6.落实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管理办法

    根据《苍南县教育系统优秀人才管理暂行办法》,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教师节期间对县“三名”、市县“三坛”等给予表彰,共发奖金77.1万元。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市县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一次性奖励8000元,省教坛新秀一次性奖励5000元,市三坛一次性奖励3000元,市学科骨干教师一次性奖励2000元,县三坛、县学科骨干教师一次性奖励1000元。教育系统人才每三年参加一次专项疗休养活动,每三年参加一次国内外学习考察培训或学术交流活动,每年安排体检一次。建设名师公寓,县政府在安居房分配中,专门切块给教育系统,省特级教师可安排90平方米安居房一套。教育系统人才攻读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苍南教育系统服务5年以上的,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奖励。教育系统人才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出版教育教学专著等给予专项资助,主持并完成省市级课题每课题分别补助经费5000元、3000元等,教育系统人才出版教育教学专著的补助经费10000元。

  

    7.联合主办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校园主会场

     2008年,鉴于苍南校园诗歌活动模式的成功和示范意义,诗刊社把“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校园主会场活动定在了浙江苍南,共有38所学校、700多个班级、1万多名学生参与诗歌朗诵,8万多名学生参与诗歌创作,苍南县教育局和苍南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还在全县教育系统内评出了“十佳文学社”和“二十佳小诗星”。 据统计,6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举办了110场朗诵会。《诗刊》2008年第七期推出“苍南校园诗歌专辑”。《文艺报》、《中国教育报》、《浙江作家》、《温州教育》、《温州日报》等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

 

     8.县慈善总会教育分会成立

     2008年3月,温州市教育系统首家慈善机构——苍南县慈善总会教育分会成立。在成立暨捐资仪式上,现场捐资踊跃,首日捐资总数达331万元,苍南籍上海商人李培塔等社会有识之士共捐资善款56万元,全县教育系统师生员工(包括退离休教师)共捐资善款275万元。

    募集的资金将作为苍南县慈善总会教育分会首批善款,计划重点帮困救助苍南县范围内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学生、因灾因病致贫和特困家庭的教职工等,通过实施救助,确保每一名教师不因家庭困难而影响教学,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9.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

    农村中小学教师最缺的是扎根农村教育的“领头雁”。2008年,县教育局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将花三年时间择优选拔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骨干德育教师、骨干校长统一参加为期两个月集中脱产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领雁人,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培训内容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能,学科知识、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等。

 

    10.改造30所薄弱学校

    让每位适龄儿童享有同等的优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县教育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危房改造、食宿改造和标准化学校三大基本建设工程,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2008年安排校舍维修专项经费1400万元,新农村新校园建设专项配套经费355万元,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专项配套经费270万元,教学仪器设备配套经费200万元。2008年计划改造危房30幢,危房改造面积46120平方米,计划投资2917万元,目前计划2008年完成项目18个已全部完工;计划2009年9月前完成项目12个,已进入招标和施工阶段。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涉及到65所学校、113个项目、40338平方米,顺利通过省厅审查,得到专项补助经费819万元。

 

2008苍南教育“十大新闻”提名

1.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2.顾明远、李镇西等莅临苍南教育大讲坛讲学

3.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成立

4.教育系统57名教师获得安居房

5.全县32名教师获得市新闻奖教金、师德楷模奖、终身班主任奖

6.苍南中学保送生人数占总招生数比例达40%

7.省调研组来苍南调研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

8.县少年艺术学校成立

9.书画名家进校园活动举行

10.批文确定小学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             

                                 (苍南县教育局王孝稽供稿)